我和上海网友“清波”首先是从网上认识的,和他有一面之交。2011年8月11日,我们在上海“好世凤凰城”社区相见。我们一起探讨剑术中奥秘。近应他的邀请,浏览了他的“42式太极剑”表演视频。他的动作娴熟,动静分明,对太极剑的理解颇深。我针对他的不足之处,写了一段评语,为此,我们有了如下的“论剑”。我的理解也十分有限,仅供广大网友参考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清波(2013-03-20 12:05):对我的日志《转载:《武当七星剑》剑谱》评论道:
前辈,我已将前次从你博客文章中所转载的七星剑的剑谱消除,转帖你现在所列的剑谱,谢谢老友了。
借步老友,我在我的博客中刚刚上传我习练的42式太极剑视频,希望前辈来我的博客中,指点迷津,很希望听到你的点评,指出我的改进之处。
我:(2013--321 13:00)
您太客气了!我一定前去浏览,向您学习!
(观看清波日志中的“42式太极剑”视频表演后)
我(2013--321 13:50):
您的动作较规范、舒展大方、行云流水,的确不错。如眼神能贯穿始终则更佳。“弓步崩剑”动作开始时要松握剑柄,全身放松,其力先发于腿,传于腰部,突然拧腰抖腕,力达剑尖(斜上方),剑身垂线方向略过右弓步脚尖,随之剑柄末端紧贴手腕,使剑尖突然回到右弓步脚尖方向,腰部、手臂和剑身在达到终点时,出现短暂的激烈震荡!这样的“崩剑”才有“崩”的味道。注意眼随剑尖运动始终!否则仅是右手手腕的动作,缺乏全身(尤其是腰腿)的配合。以上文字叙述可能有点罗嗦,如能当面演示,您一看就会了。此乃我多年练剑和剑术教学中的体会,仅供您参考。
清波(2013-03-21 20:54):
前辈,文字虽多,我细细品味了十分钟方觉有味,在我的脑海中幻觉剑在手中转腰划弧线至右弓步步处,而眼光伴随着剑尖同时画出弧线,突然在右弓步处抖动手腕,把剑送出,此时的力从剑身直接传递剑尖,引起剑身的抖动。而眼光见抖动的剑尖。这样一组崩剑的动作,一定出神入化的了。
眼随剑光走,是我的弱项,积重顽疾呀!得花功夫改之。谢谢!
我(2013——03-23 09:54):
您的叙述很好,理解“崩剑”很到位!其实“崩剑”产生所有的力,首先来自脚跟,传至腰部,再传到手臂和手腕,最后集中到剑尖上。此乃一个完整的动作,应一气哈成!这样的“崩剑”动作,力的传播路径是:脚跟--腰--臂--腕--剑身--剑尖。此外,“眼神”是演练者应懂得每一个剑术动作的“剑法”作用原理,即运用剑的哪一部位,袭击对方的什么地方,演练时旁若无人,心中却时刻有无形的“对手”,这样才能做到眼随剑走,身剑合一,目光有神!以上仅供您参考!谬误之处敬请指正!
评论